“这还不包括饮料的价钱,让人傻眼。”
“尽管苏东看起来全部都很小,但摊贩却告知每只收费2令吉。”
有关贴文引来不少网民转载和热议,感叹现在物价高涨,拿菜前最好问清楚价格才点。
有网民调侃:“这是在戈登拉姆齐(Gordon Ramsay,英国名厨)的餐厅用餐吗?”更多新闻,3菜1饭只售2令吉,西茶1杯只售价50仙。
这些熟食业者各别来自关丹、文冬、哥打峇鲁,也许这是他们的商业噱头,但这营业策略无疑还是大大舒解市民的经济压力。
在关丹阿亦布爹,佛光2元素食快餐通店从开店至今,不管是3菜1饭素食、干捞面、椰浆饭、咖厘面,价格一直保持在2令吉。
该店负责人王慧玲表示,虽然汽油已经在前天宣布涨价,但该店无意调整熟食价格。“不管是打包或在店内享用,价格一律保持2令吉。”
“我希望通过这优惠价格,无形中鼓励更多加入吃素食的行列。”
此外,由于通货膨胀,一些学校食堂食物价格已从1令吉50仙调涨到3令吉50仙,调整幅度介于133%,但也有一些学校,仍维持原价。以前,疫情爆发前,很多人喜欢跑进校园用餐,因为校园的食物一般都会比外面小贩卖得便宜。
但是,现在通货膨胀,有些学校的食物已经开始涨价,一盘炒米粉也要3令吉50仙,涨幅超过100%。
东北县一名不愿具名的林姓家长指出,孩子就读的学校食堂,今年调整食物的价格,从原本的1令吉50仙调涨到3令吉50仙,整整涨了133%。虽然价格已调整,但是食物的份量并没有增加,连她瘦小的孩子都经常投诉吃不饱。经过她和其他学校的家长了解,有些学校的食堂,同样给孩子吃炒米粉,还是维持在1令吉50仙至2令吉之间,而其学校却要收3令吉50仙。相比之下,她发现孩子学校的食物卖得很贵。
她认为,如果因为食材涨价而起价,家长可以理解,但是食堂业者涨价后,应该给予孩子足够份量的食物营养,让孩子吃得温饱。她说,即使是外面的小贩,一包炒米粉才卖2令吉,再加一个1令吉荷包蛋,大概也只是3令吉。陆经纬:家长可向校方反映
针对此事,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槟城分会主席陆经纬校长受询时指出,其实,现在通货膨胀,外面的小贩都起价了,如果学校食堂的食物卖得太便宜,食堂业者也无法生存;如果不起价,食物份量变小,那些正在发育的高年级学生也会吃不饱,这是家长必须关注的问题。“至于食堂业者,也需要涨得合情合理,至少价格必须是每个家庭孩子都能吃得起,所提供的食物质量和份量都是学生家长所能接受。”
他说,目前的行情,很多学校卖的食物,椰浆饭大约2令吉、面食大约2令吉50仙至3令吉。至于饭菜类,一般是3令吉至4令吉左右,有些是1饭2菜,有些是1饭3菜,也要视食物的配料而定。他说,如果小学生的一盘饭,卖4令吉50仙至5令吉,应该算很丰富;当然因也要与3至4令吉的食物份量有所区别,这点,校方和家教协会可以协助监督和业者沟通。
他补充,目前教育部并没有管制食物的价格,但是家长可以向校方反映,因为食堂食物的价格,一般都是校方、董事会和食堂业者之间达成共识。教育局官员巡视的时候,一般只是监督业者有没有售卖不符合规定的食物,例如影响孩子健康的零食、汽水等;而卫生部则是关注于业者对食物的卫生处理等。